根據周一發表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更加認真和外向可以讓輕度認知障礙的發生時間更長,而更高水平的神經質會增加認知能力下降的機會。
“人格特質反映了相對持久的思維和行為模式,這可能會累積影響一生中健康和不健康行為和思維模式的參與,”主要作者、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心理學博士後 Tomiko Yoneda 在一篇文章中說陳述。
“終生經歷的積累可能會導致特定疾病或障礙的易感性,例如輕度認知障礙,或導致個體在承受與年齡相關的神經系統變化的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她說。
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施密特醫學院腦健康中心阿爾茨海默病預防診所主任理查德艾薩克森博士說,雖然這種關聯在臨床實踐中可見,但很難知道什麼是“雞還是蛋”。
艾薩克森說:“特定特徵可能會增加風險,因為終生的行為會使人易患認知能力下降或阿爾茨海默病,或者可能與早期疾病病理學有更多直接的生物學作用。”學習。
“神經質是特別容易想到的一個特徵,過去的薈萃分析也表明了這一點。沉思和擔憂與較小的腦容量有關,”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 “目前尚不清楚壓力/神經炎症通路是否驅動了這一點。生物標誌物實際上並不存在,因此很難證明。”
關鍵人格特質
該研究分析了近 2,000 名參與 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 的人的性格,這是一項始於 1997 年的對芝加哥地區老年人的縱向研究。該研究檢驗了三個關鍵性格特徵的作用——盡責性、外向性和神經質——關於人們如何在晚年度過認知衰退。
神經質是一種人格特質,會影響一個人應對壓力的能力。 神經質的人在焦慮、憤怒和自我意識的狀態下對待生活,並且經常將輕微的挫敗感視為無可救藥的壓倒性或威脅性。
米田說,有責任心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自律性,有條理和目標導向,而外向的人 對生活充滿熱情,經常自信外向。
米田說,責任心得分高或神經質得分低的人在研究過程中發生輕度認知障礙的可能性顯著降低。
米田說,一個人在盡責性量表上每多得 6 分,“與從正常認知功能轉變為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降低 22% 相關”。
研究稱,與責任心得分低的人相比,這可能意味著一名責任心強的 80 歲老人在沒有認知問題的情況下多活兩年。
研究稱,更加外向和參與社交活動似乎可以提供額外一年的無癡呆症生活。 它還提高了一個人在先前被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後恢復正常認知功能的能力,這可能是由於社會化的好處。
然而,隨著神經質水平的上升,轉變為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也在增加:量表上每增加 7 分“與增加 12% 的風險相關,”米田說,這可能意味著失去至少一年的健康認識。
這項研究並不是第一個表明人格與大腦功能之間存在聯繫的研究。
Comments